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便捷使用的钢结构件。
2.在工厂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连续化生产h型钢、c型钢、角钢、方矩钢、圆钢、焊管等金属制品的过程中,总是会临时遇到需要架设的原料、半成品,或者需要补充焊接成品等需求,但生产工具的数量有限,并且部分生产辅助工具用于特定工序则位置固定,则无法完成金属制品临时架设的需求。
3.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会用木质长条凳子来满足临时生产需求,但木质长条凳子承载重量有限,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难免磕碰,导致使用寿命短;在堆放过程中,金属制品还容易从凳面上掉落,导致搬运过程耗费工时。
4.因此考虑可以使用生产出的金属制品自加工一种钢结构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临时架设需求。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生产过程中临时架设金属制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使用的钢结构件。
7.一种便捷使用的钢结构件,包括方钢和角钢,角钢包括等长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方钢通过转轴连接在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之间;方钢在角钢的两端均有设置,且角钢左端的方钢及其限位结构与角钢右端的方钢及其限位结构进行对称设置,角钢左端的方钢与角钢右端的方钢的长度之和与角钢的长度相匹配,且方钢的宽度小于角钢的宽度。
9.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限位孔和收纳孔,与收纳孔配套的,在方钢上开设贯通孔。
10.具体的,所述的限位杆固定设置在角钢底部,且位于对应的转轴与对应的角钢端部之间。
11.具体的,所述限位孔在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底部贯通设置,所述限位孔与对应的限位杆之间容纳方钢。
12.具体的,所述的收纳孔位于角钢中部,与收纳孔相对应的,在方钢下部设置贯通孔。
1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能够形成具有长条平面的凳子结构,用于放置金属制品,并且优选结构可使得方钢顶部突出于长条平面,用于对凳子结构上放置的金属制品限位,谨防金属制品从其上滑脱;在收纳时本实用新型为具有两翼的长条结构,节约收纳空
15.2、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翻转变化使用状态/收纳状态,限位杆和限位孔的设置将方钢限制在其中,进而保持方钢的使用状态;收纳孔和贯通孔的配套设置,进而保持方钢的收纳状态,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的变化,通过插销设置即可快速实现。
22.附图标记:1-方钢,2-转轴,3-角钢,4-限位杆,5-限位孔,6-贯通孔,7-插销,8-收纳孔,31-第一角钢,32-第二角钢。IM电竞平台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使用的钢结构件,包括方钢1和角钢3,并且方钢1在角钢3的端部连接,角钢3左端的方钢1与角钢3右端的方钢1对称设置,同样用于方钢的限位结构也对称设置。
26.如图2和5所示,角钢3包括等长的第一角钢31和第二角钢32,第一角钢31和第二角钢32之间连接方钢1。
27.如图2和5所示,第一角钢31和第二角钢32相对设置,使得钢结构件顶部形成带缝隙的平面,并且第一角钢31对立面和第二角钢32对立面构成了缝隙的两侧边界。
28.如图1、2、6所述,方钢1通过转轴2与角钢3进行连接,所述角钢3 左端的方钢1与角钢3右端的方钢1的长度之和与角钢的长度相匹配,进而使得左端的方钢1和右端的方钢1可隐藏在第一角钢31和第二角钢32之间;转轴2距离对应角钢端部的位置设置,会影响使用状态下方钢1顶端是否在钢结构件顶面突出,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轴2到对应角钢端部的距离大于角钢的宽度,进而使得使用状态的方钢顶部突出在钢结构件顶面。
29.所述角钢3上还设置有用于方钢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4、限位孔5和收纳孔8,配套收纳孔8使用,方钢上还开设贯通孔6,其中孔洞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插销7插入进行状态限制。
30.根据插销7的设置情况,处于使用状态的方钢1与角钢3垂直设置,如图 1所示;处于收纳状态的方钢1位于第一角钢31和第二角钢32之间隐藏,如图4所示。
31.如图1和2所示,IM电竞平台第一角钢31和第二角钢32之间设置限位杆4,限位杆4 固定设置在角钢3底部,且靠近对应的转轴2向外的角钢端部,即位于对应的转轴与对应的角钢端部之间,用于对使用状态的方钢进行限位,则方钢宽度小于角钢宽度。
32.配合对使用状态的方钢进行限位,在第一角钢31对立面底部和第二角钢 32对立面底部贯通设置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靠近对应的转轴2,且位于限位杆4内侧设置,其与对应的限位杆4之间距离略大于方钢宽度,当插销7插入限位孔5,则插销7与限位杆4共同作用,将对应方钢限制在插销7与限位杆4之间,以保持方钢1处于竖直使用状态。
33.为了对收纳状态的方钢进行限位,在第一角钢31对立面和第二角钢32对立面上贯通设置收纳孔8,收纳孔8位于角钢中部,与收纳孔相对应的,在方钢下部设置贯通孔6,在收纳状态,收纳孔8和贯通孔6重合,以便于插销穿过重合通孔,在使用状态,插销7从相对应的收纳孔8和贯通孔6穿过,进而将方钢锁定在第一角钢31和第二角钢32间收纳。
3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收纳状态的钢结构件(如图4和6所示)移动到工位附近,此时插销7位于收纳孔8中,使得方钢稳定的设置在第一角钢31 和第二角钢32缝隙中,收纳状态的钢结构件为具有两翼的长条结构;然后将插销7均拔出,则方钢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围绕转轴2向下翻转,方钢受到限位杆4的限制,处于竖直状态,如图3所示,然后将插销7插入限位孔5中,使得方钢被限制在插销7和对应的限位杆4之间,保持竖直状态成为钢结构件的支腿;在使用完毕后,翻转钢结构件使其顶面接触地面,从限位孔5中拔出插销7,推动方钢向内翻转,则方钢回到第一角钢31和第二角钢32缝隙中,将插销7插入收纳孔8中,完成锁定则恢复收纳状态。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功能涂层设计与应用 2.柔性电子器件设计与应用 3.结构动态参数测试与装置研发 4.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 5.3D打印工艺与设备